北京检出英国变异新冠病毒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23 14:45

除北京外,上海也曾发现感染了基因相似于英国变异病毒的病例。

 

连日来,北京大兴区报告新增本土病例,昨日,官方通报了对2名本土病例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确定为英国发现的新冠变异株。记者了解到,除北京外,上海也曾发现感染了基因相似于英国变异病毒的病例。变异毒株与既往毒株有何不同?患者的症状是否发生改变?现有疫苗还有用吗?疾控、感染病专家对此进行了答疑。

 

北京大兴已连日新增报告本土病例。昨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北京市疾控中心对1月17日大兴区报告的2例本地确诊病例的新冠病毒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发现均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1(B.1.1.7),与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高度同源。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认为2例确诊病例病毒为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新冠病毒的变异一直在持续。此前,英国、南非地区发现了传播能力增强的变异株,引发外界关切。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介绍,变异是病毒的特点,与DNA病毒相较,RNA病毒相对更容易变异。在变异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小“分支”,有的能长时间保留、大范围传播,有的很短就消亡了,新冠同样如此。

 

他昨日提到,根据国际监测和研究,有的变异病毒已在一些地区成为主导病毒。备受关注的英国变异病毒已经传播了将近50个国家,南非变异病毒已经传播了近20个国家。记者了解到,在我国广东、山东、上海等地,陆续从输入病例中检出与英国或南非变异病毒高度同源或相似的病毒。

 

 

━━━━━

焦点1:变异毒株究竟哪里变异?与既往有何不同?

 

冯子健介绍,病毒的变异很难预测方向,能保存下来的分支,一般是突变后有利于传播与增殖的。

 

近期英国、南非和巴西报告的新冠变异病毒,主要是病毒基因突变导致了病毒刺突蛋白的多个氨基酸发生改变,而刺突蛋白这一部位,与病毒侵入人体细胞能力以及人体的免疫反应和防御机制有关。

 

目前,国际上的监测和研究发现,这些变异病毒的传播能力确实有所增强,传播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对于英国变异毒株,研究人员用数学模型推演,发现其传播能力增加了40%至70%。不过,冯子健也表示,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不单取决于病毒自身的特性,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人员流动、聚集、卫生习惯等。

 

 

━━━━━

焦点2:感染者病情会更重吗?治疗方案如何调整?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大兴区报告的新冠病例均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治疗。

 

截至1月19日,该院累计收治大兴区局部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11人,其中10例为确诊病例,8例普通型,2例轻型,另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确诊病例临床症状特点为,3例有发热伴咳嗽,2例单纯咳嗽症状,3例咽部不适,1例鼻塞症状,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肺部影像有异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变异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任何影响,目前在院的患者,临床表现与既往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

 

对于这些患者的救治方案,与境外输入确诊病例、顺义等地确诊病例基本相同。不过他提到,对于入院病例实行分区域收治,明确共同生活和共同环境的病例可同室收治,不同流行区域或不能确定流行病学归类的病例单间收治。

 

 

━━━━━

焦点3:病毒变异后,原有的疫苗还有用吗?

 

目前,全球已有多种疫苗上市并推广接种。病毒变异后,原有的疫苗还有用吗?

 

冯子健介绍,尚未发现这些变异引起病毒致病力和毒力(主要影响疾病的严重性、病死率)的改变,也没有发现病毒的抗原性(诱导的抗体、细胞免疫的保护性)发生明显改变。

 

实验室研究还表明,这些变异病毒,尚未使得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建立的人体免疫受到明显影响。

 

 

━━━━━

焦点4:该如何应对病毒变异?

 

金荣华介绍,此次大兴区局部聚集性疫情新冠病毒为英国发现的变异株,为近期境外输入来源可能性较大。这种变异与增强的传播性有关,加之冬季室内通风不畅、人员易聚集,会使病毒传播更快速。冯子健也表示,根据国际上现有研究结果,这些变异病毒传播更容易,防控的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冯子健称,针对新冠病毒变异,WHO正在推动和协调全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病毒进化的监测机制,提升成员国基因测序能力,促进基因测序数据的国际共享,并及时监控和评估病毒变异的公共卫生意义和影响,并据此对国际社会调整和强化应对策略措施提出建议。

 

我们国家对新冠全球大流行过程中的病毒变异现象高度重视,一直对此保持着高度戒备。目前,我国采取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防控措施,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病毒的输入和引起的早期传播。

 

金荣华提醒,虽然这一变异病毒“能够更快地传播”,但是,市民朋友在工作、生活中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仍然是最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果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应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来源:新京报